聆聽典型事跡 | 基層管理與社區矯正管理科事跡分享
在日常工作中,灤州市司法局基層管理與社區矯正管理科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科室工作人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科室團結,作風過硬,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發揮科室的職能作用。 ![]() ![]() 一年來,科室緊緊圍繞局黨組確定的工作思路,以維護社會穩定,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優良的法治環境為中心,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大力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全市14個司法所,有8個所通過了省司法廳的驗收,達到省級規范化建設先進所標準,6個所被唐山司法局評為規范化建設達標所。通過該科對基層工作的管理和指導,全市人民調解組織全年均共調處各類糾紛1400余件,調處成功率達到98%,無民轉刑案件和非正常死亡事件發生。 ![]() ![]() 深入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著力維護社會穩定大局。一是扎實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專項行動,真正把矛盾糾紛的重心放在基層和矛盾糾紛多發領域,積極參與征地拆遷、土地流轉、勞動爭議、醫療糾紛、交通事故等涉及民生問題的矛盾調處,著力解決好群體性糾紛,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二是大力加強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建設,進一步增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網絡,加強與相關單位的聯系配合,積極把人民調解組織向各個領域延伸,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調解組織,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調解工作’,努力實現各類矛盾糾紛發現得早、化解得好、穩控得住這一目標。三是探索創新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銜接配合,積極推進訴調對接、訪調對接、公調對接等工作機制創新,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矛盾糾紛大調解體系中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定期分析研判、排查、調處報告制度,全面落實人民調解組織網絡、隊伍建設、調解程序、文書檔案等規范化建設。目前全市各鎮(街)、村(居)全部建立調解組織,調委會總數達到679個,有人民調解員1898人,全部完成了調解員持證上崗。四是扎實做好社區矯正工作,著力落實社會管理創新責任。全年共接收社區矯正對象196人,矯正解除191人,刑釋解教人員87人全部納入幫教,無一人重新犯罪。通過探討摸索建立了一套“12345”運行模式,針對司法所人員少管理難度大等特點,提出并采取了對矯正人員劃分層次分級管理和手機監控網上定位等方法,極大調動了矯正人員安心服刑服從管理的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五是創新做好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進一步完善監獄、看守所與司法所、家庭、單位、村、社區工作的銜接機制,加強刑釋解教人員的服務管理和教育幫扶,確保出監有人接、回歸有業就、社會有人幫,采取“四幫一(一名司法干警、一名派出所民警、一名村干部、一名家屬)”和簽訂責任書方式。針對處于創業初期的刑釋解教人員,積極聯系轄區政府及工商部門為其送去優惠政策,爭取創辦資金,對生活困難并享受低保條件的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納入低保范圍。努力解決好“無家可歸、無業可就、無親可投”人員的過渡性安置生活安置問題,切實為特殊人群管理服務創造條件。 |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