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網格”撬動“大治理”——灤州市灤城街道依托網格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疫情防控、環保巡查、宣傳防范詐騙、常態化保持環境衛生……連日來,灤州市灤城街道將“微網格”建設作為打通群眾“最后一公里”末梢網,聚焦“一網全覆蓋”工作目標,在轄區內科學劃分480個網格,覆蓋農村、社區、企業等多個領域,真正讓基層自治活力釋放在網格、各項工作觸角延伸至網格、群眾急難愁盼解決在網格,構建起全面覆蓋、點片結合、橫向到邊、縱向觸底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下好“黨建棋” 激活“微細胞” 灤城街道立足新形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網格精細化治理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與創新網格精細化管理、加強基層服務與網格員走訪常態化制度相結合,村支“兩委”納入農村網格員隊伍,市直機關黨員全部下沉社區,讓黨的領導充分體現在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 同時,通過建立“3+1”模式指揮體系群和工作群,及“網格指揮群”“網格管理群”“網格落實群”和“網格員工作群”,確保各項工作點對點落實責任、人對人形成閉環。建立“工作人員人頭對人頭工作臺賬”“網格化工作問題臺賬”“監督工作臺賬”“人員信息臺賬”“在外人員情況臺賬”,確保網格內人群信息底數清、情況明,從而實現對社會面實時監管和動態掌控,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用好“一張網” 兜住“萬千事” 走進東南都會社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公開欄上的“社區網格化管理結構圖”,上面清晰地公示著57名包括網格長在內的所有網格員的照片、電話號碼和服務范圍,“整日圍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網格內居民的家長里短我們清清楚楚,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也可以隨時找到我們,不流于形式、公開透明”,社區居委書記、網格管理員鄒獻春如是說。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灤城街道列出網格員“責任、任務、考核”3張清單,要求每位網格員通過例行巡查、上門走訪、全面排查等方式,開展基礎信息錄入、矛盾糾紛化解、疫情防控和公共安全排查、行業監管及基層黨建等6大類工作。同時,建立街道科室、片區、村居、微網格四級聯動機制,科學搭建“金字塔”形網格架構,凝聚四方力量,有效提升網格的實戰力。 做好“四大員” 服務“大民生” 范莊村老黨員李文今年已經79歲高齡,每次做核酸都去指定地點采樣?删驮谇安痪,老人突然犯了風濕病,出行困難。網格員郝素花了解情況后,每次核酸檢測臨近結束的時候都不會忘記帶著醫生入戶為老人采集。 微網格,大民生,真服務,實作為。灤城街道始終將“人文關懷”貫穿網格化工作的始終,通過定期培訓,讓網格員利用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面對面、零距離做好宣傳員、采集員、排查員、服務員角色,上達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各項工作部署,下聯網格居民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將群眾關心、反應的問題處置在基層,不上交、不滯留,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居”,推進網格化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