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市老年朋友的一封信
致全市老年朋友的一封信 廣大老年朋友們: 依法嚴厲打擊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是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職責,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養老詐騙違法犯罪手段層出不窮,花樣不斷翻新,為切實增強廣大群眾特別是老年群體的法治意識和識騙防騙能力,促進形成“不敢騙、不能騙、騙不了”的良好社會氛圍,特向廣大老年朋友們發出如下倡議和溫馨提示: 一、保護個人信息。不要在陌生、非正規機構、單位和網站上填寫涉及個人隱私的資料信息,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銀行卡密碼、身份證號碼、手機驗證碼等關鍵信息。 二、不要輕信他人。接到能夠說出自己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的電話或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謹慎對待,遇到問題要多和家人溝通,如有疑問及時聯系公安機關核實。 三、慎點陌生鏈接。不要輕易點擊手機、電腦等發來的陌生短信、郵件及各種網絡鏈接,更不能隨便安裝陌生可疑應用軟件,謹防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四、切莫貪圖便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明的騙術往往包裹著誘惑的偽裝,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打消“用小錢賺大錢”“不勞而獲”的念頭,杜絕貪圖蠅頭小利,做到財不外露,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五、警惕上門推銷。老年朋友獨自在家時間較多,如遇到可疑、陌生人觀望、敲門等情況,要及時通知家人,必要時可向社區、居委會報告情況或撥打110報警。對上門維修、送貨、送禮物等無法確定身份的人員,盡量有親友在現場陪同或者等待家人返回后再進行接待,避免與陌生人獨處。 六、保持警戒心理。一些江湖騙子往往會主動與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表現得十分熱情,但溫情的背后可能藏有鋒利尖刀,老年朋友獨自外出時,盡量不要攜帶貴重物品、佩戴首飾,注意和“陌生人”保持一定距離,以免被蒙蔽雙眼導致財物受損。 七、端正保健觀念。要從正規的渠道獲取科學的保健知識,身體不舒服時要及時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不輕信所謂特效藥、神藥和進口藥,認真分辨夸大功效的保健品,以防陷入“藥托”的騙局。 八、捂緊錢包口袋。養老騙局的目的都是為了讓你“自掏腰包”,轉賬之前務必三思而后行,不要相信騙子們神神秘秘“不要告訴任何人”之類的謊言,拿不定主意時,要先找家人或者信得過的鄰居朋友商量,向他們征求意見、詢問對策,必要時可報警咨詢。 九、當心“免費”陷阱。“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盲目參加一些社會機構提供的養生講座、免費旅游、免費茶話會、免費參觀等宣傳經營活動,不要盲目相信高額回報和所謂“公司實力”的虛假宣傳,防止陷入騙子套路。 十、下載反詐軟件。國家反詐中心APP是當前最有效的防詐軟件,能高度識別和攔截詐騙電話與短信。平時要多關注新聞媒體、官方新媒體賬號、社區宣傳欄等平臺的反詐宣傳內容,了解當前各類新型詐騙手段,提高對不法分子詐騙伎倆的識別能力。 讓我們攜起手來,群防群治、群策群力,“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共同維護好養老服務領域經濟金融秩序和老年人的財產安全,切實保障好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