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這些養老詐騙防范要點請牢記→
為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守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梳理了針對老年人的常見詐騙手段和有效防范辦法,請老年人提高警惕、謹防被騙。 老年人容易被騙的原因 01了解信息不全面 老年人接觸新事物較少,了解信息不全面、學習能力弱、警惕性低、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缺乏對新事物的準確判斷力。 02理財期望過高 老年人經歷過物資匱乏的年代,渴望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這樣才能獲得安全感。退休后,老年人多是靠固定的退休金生活,希望通過理財獲得更多的收益。 03恐病心理 老年人患病幾率大,給生活帶來不便,心理壓力隨之增加。他們希望重獲健康,不成為子女的負擔,因此特別關注保健和醫療信息。 04缺乏傾訴對象 由于種種客觀原因,老年人傾訴的渠道和對象相對較少,社會認同感下降,所以極易在渴望交際關懷的心理驅使下放松警惕。 老年人容易上當的騙局 01養生局 很多老年人注重養生、渴望健康。詐騙分子便利用老年人的這一心理,欺騙他們高價購買毫無用處的保健品。一些受疾病困擾的老年人防范意識弱,便會相信詐騙分子銷售的各種“神藥”。有的詐騙分子甚至打著免費送雞蛋、水果的幌子,租用專門的場地向老年人宣傳“保健產品”“治療藥品”,夸大產品功效,欺騙老年人。 02理財局 詐騙分子通過贈送小禮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注意,接著以召開推薦會、舉辦知識講座等方式,虛構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投資項目,編造虛假文件,利用老年人信息閉塞的特點,騙取他們的信任,隨后以高利息、高回報、低風險為誘餌,誘騙老年人投資,從而進行非法集資。 03特惠局 不法分子冒充銀行、保險機構的工作人員,虛構或夸大保險項目收益,誘騙中老年人消費,并以代辦“提前退休”“養老保險”為由,謊稱能幫中老年人辦理特殊業務,收取材料費、好處費,其目的就是為了騙取錢財。 如何預防老年人被騙 01保管好個人信息 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銀行密碼、身份證號碼等關鍵信息,不在陌生、非正規的機構、網站填寫個人資料。 02端正保健理念 應從正規渠道獲取科學的保健知識,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不輕信所謂的“特效藥”。 03拒絕高息誘惑 對“保本高息、高息返利”等投資理財要保持高度警惕,如有投資理財需求,應通過銀行購買正規的理財產品。 04不要貪圖小利 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貪圖小利,警惕各種以送雞蛋、米、面等為誘餌的詐騙。 05嚴防大額轉賬 在生活中涉及轉賬、購買昂貴物品時,一定要和子女或親屬溝通商量,切記不要向陌生人轉賬。 |
關鍵詞: |